新闻中心

钦州坭兴陶的工艺流程、制作技巧

钦州坭兴陶的工艺流程、制作技巧

钦州坭兴陶,又名坭兴桂陶,用泥取于钦江两岸红土泥,经淘洗、选练、拉坯成型、雕刻、烧制、打磨而成。将西泥、东泥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,经过湿球磨、过筛、沉淀、压滤、真空练泥等工序,备好可塑胚料,然后通过拉胚成型。 

以钦州特有的优质紫红朱泥原料为主体,经严选细练,采东、西泥之结合,东软为肉,西硬为骨,挖取东泥、西泥回后,按软六硬四的比例混合,骨肉相互支撑得当,始方为上乘之品。其土质奇特,属红泥无釉细陶,分子结构紧凑致密,烧成后,磨光效果明显。

揽众山坭兴陶

钦州坭兴陶最大的特点是不施釉而采用雕刻进行装饰。装饰艺术上采用雕、刻、剔的技法,在泥坯上雕、刻、剔出花卉、人物、山水等图案,并可填入白、赭等色泥抹平。

坭兴陶因用料内含丰富三氧化二铁成份,经烧成还原成氧化铁、氧化亚铁显铁青色。铁青色与原料紫红色混合在一起,由于窑炉中的气氛不同,氧化还原程度不同,其显色亦产生微妙的变化。同一窑炉中的每件都不同,这也是该陶别具一格的原因之一。更有一绝的就是经烧制产生“窑变”,即偶然有极少量的坯体在原来铁红色的基础上隐约呈现出古铜、紫红、铁青、金黄、墨绿等多种色泽,以及天斑、虎纹等纹路变化,经打磨工艺加工,便完全显现出来了。

经高温烧成后,打磨掉表层氧化物,加以精工琢磨光滑,形成所谓“白器红花”或“红器白花”甚为雅致。经抛光处理后,更显光润柔和,把坭兴陶光润柔和的材质与变化无穷的自然色彩充分地出来,加上造型装饰得体,呈现出一种古朴、幽雅、含蓄、别具一格的美感,令人陶醉。

揽众山坭兴陶

坭兴陶的工艺流程:    A、搅拌工艺: 单一陶瓷原料按配方过磅投放——搅拌池搅拌均匀——抽浆高位池——过筛(2次)——除铁(2次)——沉浆池——抽浆榨泥——粗练——陈腐(15天)——精练(2次)——送成形配用。

球磨工艺: 单一陶瓷原料按配方过磅投放——球磨机中——按比例加水——球麻定时抽浆检测细度——放浆沉浆池——过筛(2次)——除铁(2次)——沉浆池——抽浆榨泥——粗练(2次)——陈腐(15天)——精练(2次)——送成形配用。釉用单一原料按配方过磅投放——球磨机中——按比例加水——球磨定时抽浆检测细度——放浆——过筛(2次)——除铁(3次)——存浆池陈腐备用。

泥料——切泥片——压坯——带模干燥——脱模——坯体干燥——磨坯——捺水施内釉——捺外水沾外釉——取釉——扫灰检验——装匣——烧成。泥料化浆——高位浆桶——注浆——添浆——倒出余浆——带模干燥——起坯——利假口——坯体干燥——汤釉——接把嘴——补外水——沾釉——扫灰检验——装匣——烧成——打磨。

 揽众山坭兴陶

 钦州坭兴陶工艺是一种加工手段,即体现从原料、半成品到制成品的加工过程。坭兴陶的工艺流程可分为:挑选好泥料→风化→按配方入球→压虑→真空练泥→陈腐→手工拉坯(压坯)→修坯→雕刻→烧制→打磨→抛光等12个流程。

坭兴陶制作技巧:挑选好泥料钦州坭兴陶的原料包括东泥、西泥,分布于横穿钦州市区的钦江两岸。白泥(东泥)主要分布在钦江以东地区,大都存于底洼地带。外观特征为致密质软,为软质粘土,意思为红色中略显黄白色,含铁量高,并含微量的石英砂。东泥在坭兴陶的生产工艺中起主要的作用。在制作茶壶时可增加壶的光润和油滑。

 风化因为东泥软而细,所以挖掘回来的泥不能露天堆放,预防大于淋湿,避免泥料流失。而西泥四块状硬质粘土,挖掘回来的泥料必须露天堆放,经过4~6个月的阳光照射,通过雨水的溶解和水冻的作用,使西泥发生碎散、溶解与氧化,达到风化的之效。

揽众山坭兴陶

©2015 揽众山坭兴陶